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 AI,作者:李炤锋,头图来自:AI 生成
国内 AI 眼镜赛道,终于来了位重磅玩家。
昨日,在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随着雷军登台介绍,小米 AI 智能眼镜正式亮相。这款起售价 1999 元的 AI 眼镜采用双芯架构,整机仅重 40 克,采用 1200 万像素摄像头实现 AI 视觉交互。在发布会现场,雷军将其定义为"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 AI 入口"。
早在雷军下场之前,张一鸣也曾被爆出要入局 AI 眼镜的消息。自去年发布 AI 耳机 OlaFriend 之后,字节推动自研 AI 眼镜落地的消息便不断传出。
前段时间,老凤祥将与字节合作推出 AI 眼镜的传闻就登上热搜,但后续证实这只是火山引擎的业务延伸。不过,字节自研 AI 眼镜的消息也愈发做实,相关信息显示可能于今年年内发布。
吸引两位大佬纷纷入局的现实背景则是,AI 眼镜正成为 AI 硬件爆发的前沿阵地之一。最新机构数据表明,2025 年全球 AI 眼镜销量预计将飙升至 550 万台,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率高达 135%。这一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行业先前的预期,凸显出 AI 眼镜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另据国际数据公司 IDC 数据,2025 年中国市场 AI 眼镜出货量将突破 275 万台,同比增长高达 107%,跃居全球第一。
两家中国科技互联网巨头企业同时瞄准了 AI 眼镜这一赛道,但这一回合,看起来是雷军抢跑了张一鸣。
一、小米 AI 眼镜:不是"地板价",预期销量大
小米 AI 眼镜起售价 1999 元,两个升级版本搭载了不同功能的变色镜片。和同类型产品相比,这一价格略高于雷鸟 V3 拍摄眼镜 1799 元的价格,但低于雷朋 -Meta AI 眼镜 299 美金(国内平台售价 2500 元左右)的售价。
在基础产品功能上,小米 AI 眼镜和雷鸟 / 雷朋 -Meta 等产品的差异不大,这三款产品整体重量规格类似(均为 40g 左右),配置上都采用了 1200 万像素摄像头,可以进行视频录制,并支持语音 / 视觉 AI 交互。不过,小米 AI 眼镜在续航方面成绩优异,得益于所采用的双芯片布局,小米 AI 眼镜在续航调度上(8.6 小时),会显著优于雷朋 -Meta(4 小时),小幅胜出雷鸟 V3(7 小时)。
作为雷军发布会上提到的"随身的 AI 入口",超级小爱为小米 AI 眼镜提供了全局 AI 能力,在演示视频中,通过呼叫小爱,小米 AI 眼镜完成了如开启拍照 / 摄像、挑选衣服、扫码支付等多类型任务。
在小米 AI 眼镜发售之前,业内一些分析认为,小米会砸出一个 1500 元区间的"地板价",而最终 1999 元的售价一改此前小米"价格搅局者"的形象。资深 AI 硬件博主"明日设备"表示,小米采用的"高通 AR1+ 恒玄 2700 "的双芯片方案虽然有利于续航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定价策略。" AR1 的特点是拍摄效果好,恒玄 2700 续航更好。双芯方案的代价就是成本高,但可以兼得好拍照和长续航。"
据小米方面人士透露,小米 AI 眼镜在内部一直有些"神秘"。这款最近才显露真身的产品,也许承载了小米高层的很多期待。曾有传闻表示,雷军对小米 AI 眼镜出货的预期"在三十万台往上"。
这一预期在发布当晚就得到了正反馈,趁着 YU7 在发布会上 3 分钟拿下 20 万辆订单的东风,小米 AI 眼镜也完成了第一波销量收割,截至 27 日午夜 12 点,小米 AI 眼镜仅在京东自营渠道就创下了 7000+ 的销量,而在小米商城官方渠道,不到半小时就已全部售罄。
市场"喜迎"小米 AI 眼镜的同时,压力也来到了其他厂商这边,尤其是同样押宝可穿戴 AI 设备的字节跳动。
去年 10 月,字节跳动发布旗下首款智能可穿戴设备—— OlaFriend,这是一款 OWS(开放式可穿戴立体声)耳机,单耳仅重 6.6 克,支持语音直接唤醒"豆包"并与之对话。
但 OlaFriend 并未成为字节在 AI 硬件领域的"攻城锤",距离 OlaFriend 发售已有 9 个月,其淘宝、京东官店累计销量分别为 1 万 + 和 2 万 +,离成为"爆款"还有较大差距。
OlaFriend 的不温不火,让字节必须"死磕" AI 眼镜赛道。但随着小米下场"抢跑",字节还有希望造出"爆款"吗?
二、当超级小爱遇上豆包
目前,AI 眼镜硬件层面的供应链呈开放状态,主流厂商间不存在硬件上的技术壁垒,这一背景下,超级小爱和豆包的 AI 能力,将是影响这两款 AI 眼镜体验的重要因素。
昨天的发布会上,雷军对小米 AI 眼镜搭载的超级小爱总结为三大特点:全局多模态交互:能听能看,可以实现高效、自然、精准的理解和互动;全局执行:理解对话上下文和当前场景,实现跨设备、跨应用的一句话执行;超级小爱记忆:记住个人信息,提供定制化专属服务。
其中最主要的全局多模态交互,也恰恰是竞争对手"豆包"的看家本领。
在 AI 视觉交互方面,字节有着业内领先的 VLM 模型能力,就在上个月,字节跳动正式发布 Seed1.5-VL,这是一款专注于提升多模态理解与推理能力的视觉 - 语言基础模型。Seed1.5-VL 在视觉和视频理解任务中具有出色表现,还在 60 项公开评测基准中的 38 项取得 SOTA 表现。
这些底层能力很快在豆包上完成落地,在 5 月份的版本更新中,豆包新增视频通话功能,凭借火山引擎的 RTC(Real Time Communication,实时音视频)技术的加持,豆包实现了像"真人"一样通过多模态交互与用户进行交流。
依托豆包出色的实时响应能力,字节有望在 AI 眼镜上落地更多交互场景和玩法。联想到字节在"猫箱"等产品打造过多种形式 AI 交互 / 陪伴场景,"拟人"级别的 AI 交互,将是字节打造 AI 硬件的一张重要底牌。
在全局执行和信息记忆层面,字节已经在 OlaFriend 上打通了"豆包"和"汽水音乐"(字节旗下音乐 app),用户戴上耳机后无需打开手机,便能通过语音唤起 AI 功能。不过,OlaFriend 目前仅能支持这两款 APP,无法支持调用手机端更多功能,这一情况在后续 AI 眼镜上会如何迭代仍是未知。
另一方面,小米 AI 眼镜凭借硬件生态上的优势,可以实现跨设备、跨应用执行用户指令。甚至超级小爱本身,就是伴随着澎湃 OS 一同成长的第一方 AI 助手。在发布会的演示视频中,小米 AI 眼镜就展示了通过呼出超级小爱,完成扫码移动支付的场景,很明显"支付"这个动作是在手机端调用特定 APP 完成的,可见"多端交互"是小米在 AI 助手场景的优势所在。
不过,对于字节跳动而言,这条"护城河"也并非完全不可逾越。一位字节跳动相关研发人士向"直面 AI "表示,如果能和相关厂商打通相关技术协议,类似多端交互的功能也可以通过"豆包"实现,"协议的问题算不上技术壁垒,但这需要时间,而小米自有手机业务确实(做多端交互)会更方便。"
三、双芯对单芯,字节要搞性价比?
相关信息显示,和小米所采用的芯片方案不同,字节的 AI 眼镜预计将搭载恒玄 2800+ 研极微 ISP 芯片方案。据博主"明日设备"分析,这套传闻中的字节芯片方案可能是出于成本考虑,但外挂的 ISP 芯片在图像信号处理能力上会落后于高通 AR1。"这一方案的成本(相较小米)会低很多,但风险是能不能将拍摄效果调整好。"
如果传闻中的方案属实,这意味着字节也许会打造一款"性价比"产品,一些业内分析指出,该方案的成本是高通 AR1 芯片方案的几分之一,整体 AI 智能眼镜的 BOM 成本可以控制在千元以内,产品零售价有望做到 1500 元区间。
相关报道显示,字节在 AI 眼镜研发过程中,着眼于在不牺牲过多电池续航的前提下,确保眼镜能够拍摄出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可以想像,一款高续航 + 低定价的"性价比"产品,配合豆包出色的 AI 交互能力,字节并非看不到追赶友商的希望。
事实上,AI 眼镜的种类大体上有三种,相对低端的是" AI 音频眼镜",此类产品没有摄像头,仅能通过音频实现 AI 交互。刚发布的小米眼镜和传闻中的字节方案,都是更进一步的" AI 摄像眼镜",具备摄像和多模态 AI 交互能力。而在这两组方案之外,还有另一条细分赛道—— AR。
在 AI+AR/XR 轻量智能眼镜领域,目前国内出货量头部企业中并没有"大厂"们的身影,XREAL、雷鸟创新、Rokid 和影目是这一细分赛道的领跑者。但对于小米和字节,涉足这条赛道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小米对于 AR 眼镜早有探索,早在 MWC 2023 上就曾发布小米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该眼镜采用高通 XR2 gen1 芯片,配有一对 Micro-OLED 屏幕,支持 1200 尼特亮度,提供全高清 FHD 视觉效果,并带有三个前向摄像头,不过该产品最终未能正式商业化。
而在 XR 领域,字节跳动刚好也有着业内领先的技术积累—— PICO。这家字节旗下 VR 厂商在最新产品 Pico 4 Ultra 上也采用了高通 XR2 系列芯片,PICO 在该领域有着成熟的性能调校经验。
此前,关于字节 AI 硬件曾有另一条传闻,字节正在让 PICO、Oladance 和教育硬件三个团队内部赛马做 AI 眼镜。结合 PICO 的产业优势,字节下场做 AR,也许并不是空穴来风。
面对 AR 领域按兵不动小米和字节,说明这场 AI 眼镜赛跑,可能才刚刚开始。
四、硬件厂商的玩法,字节很难学
昨天的发布会上,伴随着雷军的登场,小米 AI 眼镜在汽车板块的前一位发布。这场发布会涵盖了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的庞大硬件生态。整场发布会看下来,会让人觉得如此庞大的硬件生态却有着高度一致的品牌力,这离不开小米作为硬件厂商的"营销哲学"。
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开始,科技硬件企业领导者的个人 IP 便和企业产品形象牢牢绑定。小米从" Are you ok "到"最后一次创业"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掌握了这一营销逻辑的"精髓"。近年来,雷军和小米高管纷纷下场打造个人 IP,不仅积攒了众多" MI boy "的用户口碑,也成为了小米产品宣发策略的重要一环。
本次发布会之前,雷军就已在微博多次预热 AI 眼镜,小米高管许斐、卢伟冰等也先后在社媒发布 AI 眼镜的实机体验视频。一套组合拳下来,这款尚未发布的产品已经在众多用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缺少硬件品牌的"大 IP "影响力,可能是摆在字节跳动面前一道最难跨越的护城河。
品牌效应的影响在电商平台预订量上可以窥见一斑,在产品正式发布的前一天,小米 AI 眼镜在某平台的预购数量就已高达 3 万。
这份品牌效应甚至渗透到了"敌营",一位字节员工向直面 AI 表示,不考虑价格的前提下,如果在小米和字节品牌间选择,他更倾向选小米 AI 眼镜,"小米的硬件生态比较完整,软件也有基础。字节内容能力强,也许应用商店有更多功能,但硬件本身并不太令人信任。"
与雷军和小米高度绑定的 IP 形象不同,互联网内容巨头字节跳动主要靠旗下头部产品打响品牌,甚至字节跳动官方早已更名为"抖音集团"。向来低调的张一鸣,近年来更是鲜有公开露面。
缺少"硬件品牌影响力"的字节,想要在 AI 硬件领域打响字节品牌,除了依赖自研硬件的厚积薄发,同时也选择了做大做强旗下的 AI 生态。
在这一模式中,字节不直接参与相关硬件研发 / 生产,而是作为"模型能力服务商"为合作伙伴提供软件支持。作为字节旗下的云服务平台,火山引擎在"联名"这条合作硬件伙伴的赛道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本月举行的火山引擎春季原动力大会上,火山引擎展示了旗下"豆包生态"的庞大硬件产业链,有十余个品类的 AI 智能硬件产品均在会上展出,其中就涵盖了多款 AI 眼镜产品。火山引擎大模型智能硬件负责人刑孝慈在会上表示,截至 6 月 11 日,接入豆包的 AIoT 产品出货量超 100 万台,他预计今年年底这一数字有望破 1000 万台。
火山引擎在 AI 硬件领域的飞速扩张,表明通过"技术支持"的合作方式,字节跳动可以在非自研领域打造更多"联名"产品,推动自家大模型在 AI 硬件领域迅速落地。这种"联名"模式规模化的意义,甚至不亚于自研硬件的成功。
毕竟,小米"抢跑"的,不仅仅是一款 AI 眼镜,而是庞大的"人车家"硬件生态。对字节跳动而言,不管是自研硬件还是"联名",尽快做大做强"豆包"硬件生态,也许才是更现实的选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 AI
通弘网配资-什么是场外配资-配资炒股流程-股票配资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