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dee
昨晚,小米汽车的第二款产品—— YU7 正式上市。
三个版本标准版售价 25.35 万元,Pro 版售价 27.99 万元,顶配 Max 版 32.99 万元。价格比 SU7 有了 3 万多块的提升,其中标准版只比 Model Y 低 1 万,算是明火执仗地要和 Model Y 抢客源、拼刺刀。
另外,雷军还特别宣布,官方会限时开放 SU7 的改单通道。如果 SU7/SU7 Ultra 用户锁单但未交付,可以通过 App 改单为 YU7。
但昨晚的重点显然不在价格,在发布会现场观摩的同事表示:这次发布会总体感觉有点平淡有点干,最大悬念主菜 YU7 的价格也没有特别惊喜,连米粉们的鼓掌和呼喊声似乎也没有之前几场发布会大……简直怀疑 YU7 会不会复刻 SU7 那种现象级程度。
10 点刚出头,他就轻轻地碎了。
因为开启预定后,1 分钟内 YU7 准现车统统售罄,3 分钟大定就突破 20 万台,1 小时超过 28.9 万——不知道这 28.9 万的订单里,有多少是转单的。
所以我合理怀疑大家之所以这么淡定,应该是在一边操作手机,一边跟着雷军学习如何更快下订,为拼手速提前做准备。
就像昨晚 10 点,我在泡泡玛特 APP 上乖乖蹲新品那样安静。
(和无数米粉一样,我最后啥都没抢到……)
小米简直就是车圈的泡泡玛特。
在正式介绍 YU7 之前,雷军还说了很多关于 SU7 的内容。比如截至今年 5 月底,SU7 在 14 月里累计交付近 27 万辆,正面击败了曾经的王者——特斯拉 Model 3。
还有 SU7 Ultra 量产车成功挑战纽北这则小新闻。
这款量产车成功超过保时捷和特斯拉,成为纽北史上最快的量产电动车,超过保时捷和特斯拉。
而 SU7 Ultra 原型车目前纽北圈速总榜第三,前两位分别是保时捷 919 和大众 ID.R ——车还是老的辣,大众集团是真牛啊。
于是,雷军也顺势推出了 100 台纽北限量版 SU7,其中 2025 款更是限量只有 10 台,还有 10 万块一套的赛道专业套装,成功地将 SU7 这盘冷菜再度炒热。
之后就是绝对主角小米 YU7,以下是基本资料:
长宽高:4999x1996x1608mm,轴距 3000mm,1608mm 是标准版的车高,其它两款高度是 1600mm。
三电方面,三个版本均标配 800V 高压平台,标准版和 Pro 版均配备一块由弗迪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96.3kWh;Max 版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是 101.7kWh 的三元锂电芯,快充倍率可达 5.2C。
续航表现,小米 YU7 标准版是 835km,Pro 版是 770km,Max 版是 760km。
性能上,三个表现各不相同。标准版是单电机后驱的配置,综合功率是 230kW,零百加速 5.8 秒;Pro 版则是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365kW,零百加速 4.27 秒;性能最强,堪比百万豪车的 Max 版同样是双电机四驱,但电机性能有明显提升,综合功率达到了 508kW,零百加速则只要 3.23 秒。
这次,小米 YU7 的智能化堪称双王炸:高通骁龙 8Gen3 移动芯片特供座舱系统,700Tops 算力的英伟达 Thor-U 针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而由于三个车型都标配了英伟达 Thor-U,所以 YU7 也全系标配了激光雷达, 意味着不同版本之间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将完全一致。
以上内容,不少细节今年 5 月底新车上市时都已经说过了,需要可以点这里看前情回顾。
今天我们说一点不一样的。
比如,这次就多了很多内饰细节,尤其是储物方面。全车有 36 个储物收纳空间,除了 678L 的后备箱,还有可选电动前备箱,141L 容积,可以直接站在车外通过小爱同学语音打开,当然无需担心安全问题,因为有声纹识别和数字锁。
后排不出意外配备了智能冰箱,能放 6 罐可乐。
雷军很智慧,特别提到 YU7 的静谧性非常好,不仅是 200 多处噪音优化,还有静音夹层玻璃,尤其是小米 YU7 Max 的玻璃,还是超静音的,外加全新配方的 PVB 夹胶,能直接降低 2-3dB 的风噪,甚至——普通安全锤砸不开,必须要用小米特质,免费赠送的车载安全锤。
还有"晕车舒缓模式",这个细节,情绪价值彻底拉满!
因为我个人是"重度电车晕车",现在每次打车就怵得慌,电车开开停停时抑扬顿挫的感觉,让我恨不得耳朵上常套个马甲带。
这次小米 YU7 就非常人性化地针对行驶中前后俯仰、左右侧倾、上下颠簸的场景做了特别的调校,多加了个晕车舒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加速会像高铁一样平稳,减速也非常平顺,过弯时阻尼更大,过坑也更干脆,颠簸路不晃没有"船感"。
雷军说这个模式是和上海华山医院、同仁医院共同对晕车人群的多项等生理指标进行大量研究后,做出的改善。而且经过试验,晕车发生率有效降低了 51%,晕车发生时间延迟了 16%。
强烈希望多增加一些小米 YU7 的网约车司机。
这里我们要再说一下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其中的一些很好玩的小细节。
比如唤醒小爱同学是会同步唤醒一个萌宠时钟——它可能是卡皮巴拉也可能是水獭,总之它会对你的声音有非常精准的反应,比如会竖起耳朵听,会随着车的转向左右摇摆。还有,当副驾唤醒小爱同学时,它就会通过天际屏一路窜到副驾,非常丝滑地实现跨屏互动。
总之非常萌……如果小米可以和泡泡玛特跨界合作,找 labubu、crybaby、星星人甚至比奇堡家族就更好了,相信会有更多人抢着买。
另据了解,小米所说的"人车家全生态",不只是小米自己产品的全覆盖,还有多品牌全生态。比如汽车方面,小米汽车已经和比亚迪、广汽丰田、郑州日产确认相互开放,成为合作伙伴。
还有针对 iPhone 用户的用车体验也全面提升了。
YU7 可以接受通过 iSO 系统进行 UWB 近场控车、远桯控车、一键锁车、解锁,灵动岛还支持小米汽车 APP 实时查看车辆状态,导航能直接发到车机上等。
苹果的 CarPlay 现在也可以在车企屏幕上 PIN 成一个桌面卡片,并同时支持使用比如 Apple Music、Apple Watch 独立控车啥的,后排还能拓展加一个 iPad。
对了,小米 YU7 最重要的一个新"知识点",就是全系标配 1000 万 Clips 版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预计 SU7 Pro/Max/Ultra7 月下旬升级。
Clips 是啥意思?就是车辆在真实道路中采集的场景片段,通常是 30 秒左右,包含了车辆摄像头等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驾驶数据,堪称自动 / 辅助驾驶的教科书 + 题库 + 错题集的大合集。
雷军说目前这个版本比上一个提升了三倍多。尤其是加减速控制,对于路口的理解能力,识别慢速车和障碍物时,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已经相当拟人。
据了解,目前许多品牌都在大规模训练 Clips。之前正常版的马斯克也说过:"只有训练到 1000 万个 Clips,系统才会有难以置信的表现提升。"
目前,特斯拉、理想吉利和奇瑞,都已经超过 1000 万 Clips,小鹏则超过了 2000 万 Clips。可见如今越来越多的车企已经将" 1000 万 Clips ",作为其宣传辅助驾驶数据训练量的标准。
这就是昨晚 YU7 正式发布后的新细节。
反正,我是真没想到 YU7 会被抢疯掉。微博上到处在骂黄牛没良心……的确,无论潮玩、潮车还是苏超,哪儿红哪儿就有黄牛。
又反正,有时候黄牛就像大姨妈,怕你不来又怕你乱来。
现在我们来聊点别的。
也是这个礼拜,蔚小理三位创始人李斌、何小鹏、李想不约而同地在微博上 @雷军,排队为小米送上祝福,还顺势推广了下个月即将发布的新车型:乐道 L90、小鹏 G7 和理想 i8。
这一幕看起来特别美好,让人恍惚想起去年 3 月,蔚小理坐在台下,微笑仰望军哥推出 SU7 的那个大场面。
不同于上一次的"车圈大团结",这次还蕴藏着行业竞争、品牌策略与市场格局的博弈。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三家在祝福的同时,还不忘强调自身产品,并主动划清定位和边界,以避免同质化内卷。
这种公开差异化宣言,也让他们能完美避开与小米 YU7 的正面厮杀。
此外,蔚小理都成功借到小米 YU7 的高热度,算是低成本获客的正确姿势。尤其是何小鹏,直言"我可能信息知道多点",不仅暗示自己对 YU7 产品力的认可,还强化了自己和雷军独一无二的师徒关系。
当然,祝福不是单向的。雷军也对蔚小理预祝了新车大卖,还多次强调 YU7 是"不忘初心"的运动 SUV,既有格局也为未来的潜在合作埋下伏笔——比如共享充电网络、技术互通啥的,反正多个朋友多条路。
而且,雷军依旧坚持"挑战 Model Y "的宣言,彻底将矛头指向外部巨头而非国内友商,可见他多会做人。
还有,就在 YU7 发布同一天早晨,奔驰抢先公开了 AMG GT XX 概念车,很有意思!
相比之前几次被动"挨打",合资品牌尤其是豪华品牌终于开始主动截流小米流量。
当然概念车和量产车没有啥可比性,奔驰非常聪明地突出了 AMG GT XX 1360 马力、全球最低 0.198 风阻系数、F1 电池技术等高性能技术参数,来削弱小米的"技术首秀"效应,甚至暗示"豪华性能的本质仍需传统巨头定义"——相比之下,YU7 835km 续航和 3.23 秒加速的确有点弱。
不过,还是那句话:舆论场干扰大于市场竞争。
AMG GT XX 和 YU7 的定位差异显著,前者属百万级超跑,YU7 主打 25-30 万的大众性能市场。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有反效果——雷军针对 32.99 万元的 Max 版,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媲美百万豪车!
相信米粉肯定更听雷军的。
所以如果以上不是巧合,奔驰此次的"降维打压",意外凸显小米汽车已成传统豪车的"假想敌",验证了其越来越强悍的市场地位。
即使 YU7 没有达到 SU7 那种现象级程度,其大卖已是板上钉钉。无论是谁,奔驰还是蔚小理,都很难冲击小米对主流市场的争夺——包括 model Y。
无疑,小米 YU7 是小米汽车战略,甚至人车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闭环,但结合目前的行业现状与曝光信息,这款 SUV 依旧面临 2 个小问题。
产能与交付困境无需多提,YU7 大概率会和 SU7 共享北京亦庄工厂产线。虽然二期已正式启用,不过预计要到今年三季度中下旬可以度过产能爬坡期,达到稳定生产状态。
目前小米 SU7 还有 15 万辆的待交付订单,不少付了定金的米粉纷纷表示想直接转 YU7 ——这个愿望,雷军昨晚也当场表态同意了。
难怪有媒体担心,如果 YU7 和 SU7 一样,也要 6-8 个月的等待周期,或将引发退订潮。
这里要再说一下此次 YU7 搭载的英伟达 Thor 芯片。所谓好饭不怕晚,延期半年的 Thor 芯片绝对值得。因为它是真正有能力,把智能座舱从"车载 iPad "变成"车轮上的超级计算机"的芯片。相比高通 8295,英伟达的 AI 生态 + 算力明显更品学兼优,它大概率会复刻显卡市场的统治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 YU7 敢说自己配置豪华的关键原因。
不过,英伟达同样有产能困境……
第二就是舆论战。
上个月 YU7 曾"喜提"过大量的假冒维权帖,什么"车门缝隙大","座椅的可调节范围过大","车玻璃过于脆弱""机油泄漏"???甚至有 YU7 车主晒出了车辆质量问题照片和视频,让不少人看得一脸懵逼。
当时 YU7 还没发布,属于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如今 YU7 发布了,目前的大定数据已经足够让友商红眼,估计水军们又会蠢蠢欲动,开始新一轮干扰——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小米公关部和法务部会很忙。
总而言之,如果上述 2 点失控,YU7 有可能会陷入"延期—质疑—销量不及预期"的恶性循环。以上全部达成,则会轻松复刻 SU7 的流量 + 销量双神话,成为新能源 SUV 的爆款。
最后我们老规矩,见识一下昨晚米粉有多疯狂。总之一句话,真的吓死我了。
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卖车的……
产能加油啊!
谁说经济下行,我和他拼命!
我昨晚数了好几次 0
所有汽车老总都被雷布斯甩开一个世纪
啥都不说了,车好一切都好!
友商们的天塌了……
昨晚的黄牛一共有两路,一路在泡泡玛特的 APP 排队端盒,另一路在小米 APP 刷 YU7 订单,话说雷军说的抑制黄牛的手段,根本就不没啥用呀!
通弘网配资-什么是场外配资-配资炒股流程-股票配资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